第196章 班子成员-《我真不想当包工头》
第(2/3)页
老板安排的人,可能懂一些工程。
但是,对于工程的实际运行、实施,肯定不懂。
特别是在技术上,要是让一个不懂技术的人插手,并且还让这个不懂技术的人进行管理的话,工程基本上都是亏钱。
这个经验,有着冯经理的感叹。
也有着刘长江一些同学的经验告知。
除了王老板安排的这两个人,其余的所有人,也就是需要刘长江和冯经理找。
关于中这一点,在蓉都的时候,刘长江就和冯经理商量了很久。
冯经理,还是项目经理。
他在工地的管理上,可能存在一些不敢冒险、魄力不足的情况。
但是,对于工程的实际运行,他还是有着他的长处。
而且两人还是合伙关系。
冯经理虽然只是占着百分之二十的股份,但是刘长江相信,冯经理一定会尽全力管理。
冯经理的工资,以前的时候,是年薪二十万。
就算这个工地只是有着一百万的利润,冯经理的利润分成,也是可以和以前的工资持平。
这个工地,按照冯经理和刘长江几个同学的预估,纵然是有着施工环境的特殊困难,赚个五百万以上,应该是没有任何问题。
就算只有五百万的利润,冯经理也是会有着一百万的分成,想比工资来说,已经是足足五倍。
当然,还是有着垫资。
垫资的事情,得看怎么说。
比如开店做生意,也是需要垫资。
假设我投入一百万,在一般的情况下,要想回本的话,基本上在两年左右。要想做到不但回本、还赚取一百万的话,应该是非常非常困难。
也不能完全否定,可能有着某人投资一百万,在一年之内就赚取了两百万。
这种情况也有发生,但绝对是极少数。
对于并不喜欢冒险的冯经理来说,垫资一百万,一年之内赚回来一百万,这是更加稳妥的事情。
在工地上的角色,刘长江也就是大包工头,相当于就是二号老板。
一号老板是最上面的王老板。
既然刘长江相当于是老板,找人的事情,也都需要刘长江过目、拍板。
冯经理提议,主要管理人员还是沿用上个工地的,因为都已经配合了两个工地,而且也都是自己人,配合起来更熟悉。
几个主要人员,也就是总工王成军、施工张海涛、测量李顺明、计量邓玉婷。
王总工,曾经刁难过刘长江。
要是换做其他人,多半是不会再要了。
可刘长江并不是一个特别记仇的人,同意了冯经理的提议,但也暗示了冯经理,王总工来可以,不要再搞以前的那些事情,要不然,就不好说了。
冯经理当然也是暗示答应。
有些时候,有些事情不方便明说的时候,只能是进行暗示。
同时,作为一个七千多万的公路工程,就算是主要人员,这几个人也是远远不够的。
比如说施工,最少都得两人。
测量也是,低于两个人,根本忙不过来。
因为公路工程的特殊性,在这么高造价的情况下,都是需要建造自己的试验室,试验室主任以及相关检测人员,相当于就是一个小班子。
这个也是必须的。
安全方面,以前工程小,后勤人员代管就行了。
在高造价的情况下,那就必须要专职安全员。
质量生产,安全第一。
很多工地上都会有着这个口号、标语。
不仅仅只是表面,安全也确实有着它的特殊重要性。
一般的规范要求是,每五千万造价,专职安全员的配置不能低于一个。
还有,像桥梁、涵洞、挡墙、边沟排水沟等结构物,其结构形式基本上都是混凝土、砂浆。
而公路工程,基本上都是在野外,使用商品混凝土不现实,一般都是自己建设拌和站。
这个混凝土和砂浆拌合站,在质量控制中,也是一个比较关键的环节。需要有着经验非常丰富的人员管理、操作才行。
混凝土的材料组成中,有着砂、石、水泥等。其中的这个石,有碎石、砾石,在结构性比较重要的涵洞、桥梁上,基本上都是需要使用碎石材料搅拌混凝土。
这个碎石材料,不是天然产生的,而是需要专门的破碎机进行生产。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