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绝不能封国公-《大唐:国师大人五行缺德》


    第(2/3)页

    可圣旨未至,萧禹已畏罪自裁,念其夕日之功,不予追罚,追封宋国公,子孙承其伯爵,袭子爵位。

    范阳卢氏、陇西李氏、赵郡李氏、博陵崔氏、清河崔氏、太原王氏在京分支,满门抄斩,家产充公。

    所有刺客,待查明身份,一律诛九族,吴国公尉迟恭御下不严,以致刺客逞凶,念其救驾之功,功过相抵。

    齐国公、莱国公、梁国公、宿国公、翼国公等救驾之臣,忠心护主,义贯金石,赐入朝不趋之权。

    赏金叶百片、白银千两,锦缎百匹,侍女十人,余下百官,赏金百两,白银千两,以堪嘉奖,钦此。”

    无舌公公念完圣旨,这件事情也就此定性了。

    百官轰动。

    他们震惊的不是那些赏赐。

    而是李泰和李恪之死,听这意思,这两人已经被李世民赐死了。

    并且还要办丧事,这说明李世民没有找人替换,让自己的孩子隐姓埋名活着,再加上萧禹和杨妃的畏罪自裁,李世民一夜白头,更加佐证了这一点。

    大唐开国十余年来,一连两位亲王被赐死,还是大姑娘上轿头一遭,为了稳固李承乾的太子位,李世民连亲儿子都杀?其中还有一个嫡子!

    这夺嫡之争,就这么结束了。

    以一位嫡出亲王和一位庶出亲王,外加一个国公和一位宠妃,以及四姓六望在京分支满门抄斩而宣告结束。

    还好,这一次没什么官员牵扯到里面来。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百官这时候还能说什么,事情都已经定性了,反驳已经没用了。

    但是李世民这么杀下来,让许多老臣起了乞骸骨的想法,让一些随着李世民打天下的臣子产生了开始逐步放权的想法。

    李世民的心,太狠了。

    为了大唐的安定,至亲都杀。

    更何况说他们这些功臣了。

    由此可见,继续跟李世民混,到时候一定会落得个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下场。

    早早的退下来吧。

    放下手中权,当个无忧的权贵其实也很好,不是么?

    李世民坐在上面,看到百官脸色各异,以为百官是在惊叹自己处理这件事情的雷霆手段。

    却并不知道这让李世民在臣子的心里害怕的种子已经从一个嫩芽长成了幼苗。

    本来臣子就担心皇帝晚年之后,自己会落得个兔死狗烹的下场,但是现在看来,根本不用等晚年。

    李世民现在至亲都杀,甚至不给百官求情的机会,对待他们这些手握大权,功高震主的臣子就更别说了。

    必须要找个机会乞骸骨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