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没错,被太监抱着来的两个人正是大明的亲王,蜀王李恪,魏王李泰。 没错,李恪现在还不是吴王。 按照历史,武德三年,李恪被册封长沙郡王,武德八年改封汉中郡王,贞观元年晋封汉王。 贞观二年,也就是今年,改封蜀王,授益州大都督。 所以现在李恪的封号是蜀王。 等到未来贞观十一年,李世民才将他改封吴王,授安州都督。 永徽元年,被拜为司空,授梁州都督,永徽二年,加授太子太师、安州都督。 永徽四年,牵连房遗爱谋反之案,被当时官拜太尉的长孙无忌所害,以国公之礼,葬于高阳原。 直到神龙元年的时候,得以平反昭雪,追赠司空,恢复吴王爵位。 可以说,李恪这一生也挺惨。 因为身上有前隋血脉,注定与皇位无缘。 然而,既然无缘于唐朝皇位,可若是恢复大隋,李恪是有资格继位的。 至于那被萧皇后带去突厥的杨广之孙杨侑,李恪自然也有办法处理,那就是接杨侑回来,尊他为皇帝,然后半路上杨侑嗝屁了。 最终,李恪称帝。 可惜,这一切的盘算,只是黄粱一梦罢了。 “父皇,救命啊。”李泰大喊道。 若不是太监发现的早,自己这时候都成为剑下亡魂了。 青釭剑追着李泰不放,倚天剑则追着李恪不放。 “上柱国。”李世民看向司华年,意思也很明确,司华年也懂李世民的意思。 “定。” 司华年屈指一点,倚天剑和青釭剑纷纷定在半空,动弹不得。 长孙无忌和房玄龄扶起了李世民。 现在大局已定。 “诸国使臣,回鸿胪寺吧,改日朕再重新设宴,暂无旨不得出。”李世民深呼一口气,摆了摆手道。 “下臣遵旨,下臣告退。” 诸国使臣也都不敢有异议,先不说这是在大唐,就说司华年这个神仙都来了,他们哪里敢反抗? 没见到人家一言断生死吗? 不就是暂时禁足嘛,没啥大不了的。 禁卫军带着诸国使臣下去,并看管起来。 随着诸国使臣走后,剩下来的都是自己人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