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最后居然是be结局,编剧你做个人吧!” ——“最毒不过帝王心,懂的都懂” …… 北齐时期的古人们望着天幕,议论纷纷。 “听这故事的意思,百年之后天下竟要归于李氏。也不知这李氏是哪一族出来的英雄豪杰,竟能一统江山。” “关键是这天下还让他儿子给夺去了!这父子之间的争斗,倒比我们这些市井间的纷争还要热闹。” 古人们说来说去,只觉得故事里的和氏璧倒是新奇,居然还能吃。 若是告诉那些整日寻找宝物的权贵们,怕不是要笑掉大牙。 “这上面的武林倒是热闹,整日打打杀杀的。我们这会儿可没这么多门派,连个能飞檐走壁的都少见。” “你傻啊,这不过是后人编的故事罢了。若真有这等门派,我们早就见识过了。指不定是哪个说书人想出来的新鲜法子。” “这天幕上的李世民真真是个厉害角色,装作重情重义的模样。最后还不是为了江山把朋友给杀了。” “这就叫做大势所趋!你看咱们这会子,哪个当权者不是这般?表面一套背后一套。” 众人纷纷点头。 虽说是百年之后的故事,但这些权谋手段倒是与当下差不了多少。 只不过后人编得更加精彩,竟能把这些争斗描写得跌宕起伏。 …… 大唐位面。 李世民凝视着天幕,眉头渐渐紧锁。 这等荒诞故事,竟然把他描绘成一个为了权位可以背信弃义之人。 “江山社稷固然重要,但我李世民何曾如此凉薄?那寇仲、徐子陵若真助我成就帝业,岂会用这等手段相待?” 魏征在一旁轻声开口:“陛下,这不过是后人的戏言罢了。” “不过是一段野史,却把朕写得如此冷血。什么和氏璧的预言,什么双龙的结局,当真是荒谬至极。” “朕治国以来,一向以诚待人,岂会做出这等背信弃义之事。” 李世民端起茶杯,目光依旧凝视着天幕。 “他们居然说这两个市井少年帮过朕。若真有这等人物,朕岂会不知?还把玄武门之事编排得曲折离奇。”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