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更妙的是,竟能和太子提前就商定好后事。 这是何等的运筹帷幄? 既为新君清除了政治障碍,又收回了天下之财。 这般一石二鸟之计,当真令人拍案叫绝。 和珅在朝堂上春风得意时,怎会想到自己不过是别人温养的一头肥猪? …… 明朝位面。 中都金陵,午后的大殿内,阳光穿过雕花木窗,在地面洒下斑驳的光影。 朱元璋正坐在案前批阅奏章,他的长子朱标恭敬地立在一旁。 “二十年了,封建天下,整肃吏治,却还是防不胜防啊!” 朱元璋放下手中的竹简,轻叹一声。 朱标见父皇面露忧色,轻声问道:“父皇为何叹息?” “看罢天幕,这和珅属实是让朕心绪难平啊!” 朱元璋指着天幕说道:“此人在乾隆朝可谓权倾天下,富可敌国。虽说最后被处死抄家,但他能在朝中经营三十载,积累如此庞大的财富,也着实令人惊叹。” 朱标微微躬身:“儿臣以为,和珅此人虽贪婪成性,但能得乾隆六十年信任,想必也有过人之处。” “正是!” 朱元璋站起身,踱步至窗前:“此人能在军机处独掌大权,说明能力确实不俗。 不过,咱们朱家后代能有像乾隆一样这等本事的人才该有多好?” 从之前的天幕内容里。 朱元璋也知道了很多大明之后的结局。 虽然总算是能接受了。 但也对此颇为无奈。 说到底,还是掌权者不看重用。 若是各个都像乾隆这样,何愁江山不定?! 朱标闻言一愣:“父皇此言何意?” “标儿。” 朱元璋转身看着儿子,目光深邃:“朕打天下时,身边猛将能人无数。 可是朕总担心,咱们的子孙后代,会不会都成了无用之人?” 殿内一时寂静,朱标若有所思。 …… 明朝位面。 午后的西苑,嘉靖皇帝正在一处僻静的小道上踱步。 他穿着一件素色便服,身旁只跟着一个老太监。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