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什么?你问为什么朝阳群众的思路在大秦帝国不行? 呵呵,因为在大秦还没有统一天下的时候就已经用过类似的方法,而且还是官方强制推行。 那个主官叫做商鞅! 当时,因为他严苛的律法,导致了民间举报诬告蔚然成风。 造成了大秦内部官员极大的人员浪费,于是乎在商鞅逝去之后,这个律法也就不了了之了。 归根结底还是大秦民心威望不足,如果说天下归心,民众爱戴,就像是天幕中的新华夏一样。 那么大秦的子民也能够变成自发的朝阳群众。 不过大明朝的洪武大帝朱元璋却在思索要不要在应天府推广这个思想。 让应天府的民众自发寻找可疑的间谍和其他势力的探子。 不过想了想就作罢了,毕竟如今不是未来,交通不便。 大明朝威加海内,周遭国度派遣使臣还来不及,怎么可能耗费人力物力来刺探情报呢? “别到时候,民众将隐藏在民间的锦衣卫当成探子给举报了,就不好了。” 蓝玉说了一句,随后就看到了老朱黑下来的脸色。 “哼!要是被抓,也是他们能力不济!看看人家朝阳群众,执行力我看比咱最精锐的锦衣卫都高! 我看他们是好日子过的时间长了,需要狠狠操练了!” …… 【朝阳群众不仅仅是执行力和行动力上一流,搞情报的嗅觉和灵敏度也是当世无人能及。】 【公元二零二零年,一伙盗墓团伙在一座租下来的院子里面挖呀挖呀挖,结果就被无处不在的朝阳群众发现并且反手举报。】 【于是乎,这几位喜提银手镯套餐。】 【当然,在院落里面挖土动静太大,被发现那也是情理之中。】 【那么如果动静小一点儿能够瞒天过海吗?】 【答案是,不行!】 【邻居用电量过大,朝阳群众表示,你丫是不是在种植叶子?】 【单身小伙每一次都点六份外卖,被旁边的居民举报,被发现是在开青楼。】 【路上行人看起来很眼熟,好像似曾相识,于是乎,在逃二十二年的逃犯终究被绳之以法!】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