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好。”闻言,李世民满意地颔首。 宋朝。 宋真宗赵恒不以为然地笑了笑,“不就是小抄,放在我们大宋,进入考场的搜查如此严格,想要将小抄带入考场?那可是难如登天。” “这些都多亏了陛下英明神武,制定了严格的科举制度,好叫那些人没法作弊啊!” 当即就有溜须拍马之辈,趁机拍了好一顿马匹。 赵恒笑呵呵的,听得身心舒畅。 “也就是唐朝的皇帝,留那么多纰漏给考生钻。” “朕刚刚颁发下去的防作弊制度,也会让他们更难舞弊。” 赵恒靠着椅背,说话时神情得意不已。 【实际上,拥有高质量的小抄,只不过是作弊的第一步,第二步如何将小抄带入考场,才是最关键的一环】 【其中,主流夹带私货的手段有,双层布料的衣服裤子里,袖子缝里,帽樱里,还有……裤裆里】 【一份清朝科考开场时搜查出来的考生小抄舞弊名单出现】 康熙捋着胡子乐呵呵地笑道:“所以我们的防舞弊手段,还是不错的。” “就算他们千方百计准备了各种小抄又如何,带不进考场里,那就是白搭。” 那份名单,可谓是说明了他们清朝的防舞弊做得好! 正好能让天下学子好好看看!他们大清的科举,那叫一个公平公正! 【同时在考场上,也涌现出一批生化环材型人才】 生化环材型人才? 因为这次天幕的内容与科举有关,还是科举舞弊这种引人注目的事情。 上到皇帝,下到寒门学子,都在观看。 骤然看到这个陌生的词,俱是不解。 很快,他们就知道了。 【一个入场后的考生,鬼鬼祟祟地张望了一圈,然后脱下穿在中间的一件短衫,将其凑近烛火】 【随着烛火的烘烤,上面竟然渐渐浮现出字迹!】 【另一个考生正对着一小片布料飞快地抄写,忽然,布料上的字迹渐渐消失了,那考生还懊恼地一拍脑门】 “这是怎么回事?!”李世民倏然站起,不敢置信地看着天幕中的内容。 “难不成,这是后世之人胡编乱造的?” 但是也不对啊,方才还放了清朝的一份搜查名单。 紧接着天幕的声音传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