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就连徐世绩、罗成等人,也点头表示赞同。 秦牧端坐于龙椅之上,将一切尽收眼底,嘴角勾起一抹满意的弧度。 文武相济,国之幸事。 “准奏!” 他一锤定音。 “此事,交由户部与兵部协同办理,杜如晦、萧瑀,你二人为主官。” “臣,遵旨!” 杜如晦与萧瑀躬身领命,脸上皆是喜色。 “陛下圣明!”满朝文武齐声高呼。 此事已定,另一位重臣,长孙无忌走了出来。 “启禀陛下,臣亦有本奏。” “陛下登基之时下旨,于天下各州郡,广设‘大乾皇家学院’,从民间招募天资聪颖之少年,无论出身,皆可入学。” “如今,均已学成毕业,为我大乾培养了数以万计的文武人才!此乃陛下万世之功!” 长孙无忌先是歌颂了一番功德,随即切入正题。 “然,人才已出,如何用之,尚无定制。” “臣恳请陛下,定下科举章程,定期考核天下英才,优胜者,方可入朝为官,如此,方能保证我大乾官吏体系,永葆活力!” 秦牧闻言,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 帝国疆域太大了,对人才的需求是无止境的。 “长孙卿所言极是。” “传朕旨意,自今年起,定‘科举大典’,一年一考!” “凡学院毕业,或自学成才者,皆可参考!文考武考,并行不悖!” “考核成功者,朕不吝官职,可尽数派往地方,治理万民!” “陛下圣明!” 又一条利国利民的国策定下,朝臣们再次拜服。 而这时,一个身影从队列中走出,神情刚正不阿,正是以直谏闻名的魏征。 “陛下,臣,有本要奏。” 秦牧看着他,心中便已了然,淡笑道:“魏卿但说无妨。” 魏征深吸一口气,沉声道。 “陛下,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如今四海平定,戎事暂歇,而立储之事,关乎国本,不可不察!” “眼下,大皇子殿下已年十一,二皇子殿下亦年方十岁,皆是聪慧神武,英才天授。恳请陛下早立太子,以安天下臣民之心!” 此话一出,太极殿内瞬间安静了下来。 这确实是所有人心头最关心的大事! 房玄龄等支持嫡长子秦天的老臣,眼中露出期盼之色。 而另一些大臣,则不动声色地观察着龙椅上秦牧的反应。 谁料,秦牧闻言,却摇了摇头,脸上露出一丝无奈的苦笑。 “此事,不急。” “你当朕不想立吗?” “朕那几个混小子,一个比一个犟,谁也不想当这个太子!” “一个个削尖了脑袋,都想着跟岳飞、李靖他们一样,领兵出征,开疆拓土去!朕有什么办法?” “啊??” 此言一出,满朝文武,有一个算一个,全都懵了。 所有人的脸上,都露出了无比怪异的神情。 他们面面相觑,都能看到对方眼中的错愕与荒唐。 不想当太子? 这……这天下还有这种事? 他们这些人,为了各自支持的皇子,私下里没少费心思,甚至已经开始悄悄“投资”了。 结果正主儿们,压根就没这个想法? 这也太……离谱了! 魏征也是一愣,显然没想到是这个原因,他张了张嘴,最后只能叹了口气,换了个话题。 “陛下,既暂时不立太子,那也应当为诸位皇子册封爵位。” 第(2/3)页